2020年全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21

                                            牡辦發〔2020〕11號

                                          為進一步鞏固擴大作風整頓成果,深入推進整頓機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攻堅任務,以優良作風和良好環境推動牡丹江晉位爭先重振雄風,委決定2020年在全持續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F制定本實施方案。

                                          、整頓重點

                                          (一)著力解決作風不實、落實不力問題。一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思想不解放,改革創新意識差,新官不理舊賬,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推進工作只靠開會發文,檢查工作注重看文字材料、表格圖片,層層加碼、過度留痕、加重基層負擔。二是不擔當不作為,不盡職不盡責,上級政策讀不透落不好,改革發展難題不研究不破解,復雜矛盾推拖繞,一些重大項目形成“半截子”工程,在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作風漂浮、落實不力,甚至弄虛作假、失職瀆職。三是對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問題聽之任之、視而不見,拖沓敷衍、消極應付,甚至謀取私利,人為設置關卡。四是匠精神缺失,“五個要細”落不實,在全站排頭、爭一流意識不強。

                                          (二)著力解決重管制輕服務、辦事難效率低問題。一是服務意識淡薄,高高在上、衙門作風,機械章辦事”,重招商落地、輕扶持培育,對中小微企業指導幫助少、檢查罰款多,在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中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態度不積極、工作拖沓。二是政務服務水平不高,“一網通辦”辦不通,“三級四同”向下延伸不夠,“一門辦事”辦不全,并聯審批銜接不好,“一窗綜合受理”不到位,“一件事”全鏈條流程不優,AB角制度落實不到位,信息壁壘未除,企業辦事多頭跑、多次跑,水熱氣電訊等報裝接入不便捷。用權任性,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違規插手工程項目,在經濟活動中說情打招呼,違規經商辦企業。

                                          (三)著力解決執法不規范、司法不公問題。一是行政執法隨意性大,多頭執法、重復執法、“一刀切”執法,企業投訴受理不及時、辦理“和稀泥”,對新產業新業態監管機械僵化。二是司法不作為、慢作為,有案不立、有訴不理,立案、偵(查、批捕、起訴、判決效率不高,執行不力、錯案不糾,司法公開廣度深度不夠。三是以案謀私亂作為,涉企案件濫用強制措施,超標的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刑事司法介入民事糾紛,違規干預過問案件,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

                                          、主要措施

                                          (一)開展專項整治。瞄準百姓關心、企業關切、社會關注,集中攻堅整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

                                          一是持續開展干部作風“五整治”。聚焦貫徹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兩個翻身仗”等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推進重要工作重大項目、化解信訪積案、抓好企業復工復產,堅決整治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整治不落實、不研究、不作為、不在狀態、不守紀律等五類突出問題,持續精簡會議文件、督查檢查考核,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對作風不實“五不”干部,特別對在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中消極懈怠、不擔當、不作為,不盡職的干部要及時調整,對擔當作為先進典型大力宣傳,督促引導干部履職盡責、奮發有為。

                                          二是大力開展領導干部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緊盯領導干部任性用權、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查處領導干部違規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特定關系人違規經商辦企業,領導干部在項目審批,資金分配、工程結算等過程中說情打招呼等突出問題,保障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是強力開展行業亂象專項整治。采取行業自查、專項舉報、暗訪督辦等方式,集中治理脫貧攻堅、教育醫療、低保救助殯葬、城管供暖泊車等民生領域、重點行業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及時發現掌握行業領域監管漏洞,針對性制定整治方案,對多次反映不解決、釀成重大信訪事件、產生惡劣影響的嚴肅追責問責,推動政策普惠落實、維護群眾正當權益。

                                          是集中開展市場環境專項整治。持續推進“清賴行動”、治理“新官不理舊賬”,集中整頓旅游、工程建設、食品藥品、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市場秩序,著重查處工程驗收結算環節不規范行為,深入清理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商業銀行、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涉企收費,開展優化水熱氣電訊公共服務專項行動,為企業創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

                                          是深入開展法治環境專項整治。集中評查涉企行政強制行為和行政復議糾錯案件,曝光重大行政違法典型案例,甄別糾正涉企產權冤假錯案,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堅決斬斷“司法掮客”利益輸送渠道,嚴肅查處違規執法、以案謀私的“害群之馬”,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二)推動改革創新。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推動各領域改革走深走實,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著力從體制機制層面突破瓶頸障礙,推動重點領域創造一批叫響全省乃至全國的“自貿區速度”、牡丹江速度”。

                                          一是全力支持自貿區創新改革。推進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制度創新,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政策環境體系,對照國際先進,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開展首創性、差別性改革探索,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審批不出區”、“最多跑一次”,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有效釋放自貿區溢出帶動效應,謀劃一批功能性工程、打造一批標志性平臺、落實一批支撐性項目,在引資引智、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等方面探索可復制推廣的改革創新成果,帶動全提速趕超。

                                          二是著力深化“放管服”重點領域改革。開展市自設行政許可事項清理,推行“一事一次辦”改革,探索推進“一照通辦”、“一證通辦”;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覆蓋、全流程、全方位”改革,大力精簡審批環節、材料和事項,分類優化審批流程;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完善部門間信息共享集成機制,不動產登記、交易監管和稅收征繳實行線下“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和線上“一網通辦”。

                                          三是大力推進市場環境重點領域改革。積極支持和組織推動市場主體有序復工復產,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各項服務保障復工復產政策措施,努力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降到最低;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面落實《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二十項政策措施》,推動“政銀企?!焙献?,擴大融資供給規模,改善融資結構,提升融資服務效率;全面推行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全面公開政府采購信息,持續開展工程項目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實行一體化通關和“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加快推進“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和區域拓展,逐步覆蓋跨境貿易管理全鏈條;從嚴規范涉企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最大限度減少涉企調研座談的數量和時間。

                                          是深入開展政務服務改革。推進綜合性實體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管理,優化“一窗”分類受理和“一站式”功能,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推進政務服務大廳全面設置自助終端區,逐步實現“不打烊”的政務服務;全面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辦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導意見》,讓不求人就能辦事成為新常態;利用市場化手段,強化產業招商、重點招商和精準招商,推動涉企優惠政策“一窗通辦”,健全完善營造親清政商關系制度機制,落實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

                                          五是加速推進營商環境監管改革。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細化明確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依法懲治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聚焦企業生產經營的難點痛點堵點,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部門開展專項監督,暢通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渠道,依法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是持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矛盾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建設,完善“分調裁審”機制;深入開展審判權、檢察權運行機制改革,健全刑罰執行法律監督制度,深度拓展審務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司法行政公開;加快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電子訴訟等平臺建設,推行網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提高司法工作質效。

                                          (三)健全制度機制。著力完善消除作風環境劣根頑疾的制度,將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常態化規范化推動作風轉變、環境改善。

                                          一是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持續將營商環境納入縣(市)區直機關主要責任指標考評,加快補齊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中獲得信貸、登記財產、城市品質等短板弱項指標,確保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取得好成績。統一開展縣()區營商環境評價,對評價考核不達標的,約談其主要負責人并責令限期整改。

                                          二是加強誠信體系建設。以《黑龍江省社會信用條例》出臺為契機,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建立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信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工作,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三是規范領導干部“走流程”制度。認真落實省委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常態開展領導干部“走流程”的指導意見》要求,注重發現民政、住建、公共衛生等行業民生保障和惠民項目專項資金撥付慢、擠挪用、騙取套取、管理混亂方面的突出問題。深挖細查實改流程不優、“信息孤島”、協作不順、服務不佳等問題。

                                          四是試行重點領域容錯糾錯清單制度。以審計統計、安全生產、扶貧開發、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單位系統為試點,結合行業特點、立足崗位職責,探索制定本系統容錯糾錯清單,界定情形、明確范圍,把“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具體化。

                                          (四)強化監督問責。堅持斗爭精神,對敗壞作風、破壞環境的人和事堅決“零容忍”、嚴查處。

                                          一是深挖突出問題。用好“信、網、電”等監督舉報平臺,創建“兩微一端”監督渠道,持續開展常態明暗訪、專項巡察,精準發現作風環境問題。

                                          二是加強媒體監督。充分發揮民心網等品牌網絡媒體作用,通過電視、報紙和清風雪城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跟蹤督辦反饋問題線索,強化后續整改督辦和問責,推進黨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三是嚴肅問責通報。對線索清晰具體、影響惡劣的直查快辦,對查實的案件從嚴處理,對不擔當不作為造成重要工作進展不力、對在疫情防控中弄虛作假、失職瀆職,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形成負面輿情事件的實行“一案雙查”、嚴肅問責,對典型案件定期通報曝光,持續警示教育,保持高壓態勢。

                                          (五)苦練內功本領。搭建載體平臺、強化先優引領,提升干部隊伍專業能力、專業精神。

                                          一是健全“五細”要求落實機制。建立健全調查研究、政策制定、工作推進、督辦問效等環節“五細”要求落實辦法。開展直單位“治低治粗治差”行動。組織直單位培育一批“機關工匠,倡導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動“五細”落實落靠。

                                          二是全面推進“基本業務+”建設。各直單位進一步健全完善崗位職責清單、業務知識手冊、“基本業務+”題庫,組織開展“基本業務+”考試。圍繞上級政策、專業知識、自身家底、短板弱項、橫向對比、目標任務,在市直機關統一開展新一輪次“六個心中有數”應知應會業務知識考學。對部門平均成績在全市通報,對個人成績“一對一”向所在單位反饋,以此作為干部評優任用重要參考,推動業務學習自主常態、業務能力整體提升。各縣()區參照推進。

                                          三是廣泛開展“業務大講堂”活動。各直單位常態組織本系統本單位舉辦業務講座,做到政策重大調整必講、業務骨干必講、赴上級業務培訓和先進地區學習必講,帶動干部更新觀念、提升能力。作風整頓辦隨機進行抽查檢測,擇優展播講座視頻。

                                          、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嚴抓嚴管,帶頭改作風、樹形象、優環境。做到管干部就要管作風、抓行業就要抓環境,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重要要求融入日常、形成常態。

                                          (二)聚焦重點難點。要緊密結合實際、行業特點,切實找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問題在本地本單位的突出表現,查實增加基層負擔、困擾基層干部的具體問題,瞄準靶心、集中整治,深化改革創新、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措施針對性、操作性,確保上級部署落地生根、會議文件只減不增、督查檢查考核更重實效,避免上下一般粗、群眾不受益、基層有意見。

                                          (三)突出上下聯動。各市直單位既要以上率下,將先進理念、工作標準、業務規范向系統延伸、基層拓展,又要基層工作推進不暢、簡政放權不實等問題及時整改。各縣(市)區要落實好上級部署、解決好具體問題。要充分發揮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示范引領作用,深入發掘總結宣傳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和典型經驗,集中報道高端產業、知名企業、重大項目落戶牡丹江的重要進展,形成人人重視環境、人人皆為環境的濃厚氛圍。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