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的自評報告
發布時間:2022-07-28
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對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方案〉的通知》(黑政教督辦〔2022〕2號)要求,在市級自查自評和對縣(市)區政府開展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基礎上,現將我市2021年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和2022年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自查自評情況及工作成效
?。ㄒ唬﹫猿纸逃齼炏劝l展,教育經費得到保障
按照《關于收付實現制下2021年財政教育投入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教〔2021〕86號)的要求測算,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319322萬元,比上年增長3.36%;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普通小學、幼兒園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性經費支出較2020年分別增長3.61%、2.51%、4.49%、3.45%、15.6%,實現教育投入"兩個只增不減"工作目標。我市健全教師工資保障"兩大機制",積極落實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市本級及所轄10個縣(市)區義務教育教師年平均工資均實現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年平均工資。
?。ǘ﹫猿执蚶吸h建基礎,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領導
1.全面加強黨的基礎建設。我市中小學校全部制定黨組織會議議事規則和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議定了黨委、黨總支的中小學校在黨政分設基礎上增加專職副書記,黨支部的中小學校(幼兒園)設立專職副書記的方案,計劃2022年12月底前50%以上符合條件學校實現分設。
2.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市致力于立德樹人,堅持"五育并舉",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新時代大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一體化經驗在全省推廣,"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案例在全省德育工作會議上進行交流。全市少先隊工作支出9524.5元,少先隊工作經費得到保障。少先隊員首次佩戴的紅領巾、隊微隊章全部由學校統一配發。
?。ㄈ┩七M重點改革項目,不斷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1.加快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全面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先后2次召開評價改革工作培訓會議,舉辦業務大講堂1次,實現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培訓全覆蓋;利用新聞媒體開展教育評價改革宣傳及相關政策解讀10次;制定85條工作任務清單,20條負面清單;制定《牡丹江市2022年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工作方案》和定期調度制度,成功申報省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驗區1個、試點校3個。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體育中考分值達到100分。實施"零起點"教學,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2.落實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市本級及所轄10個縣(市)區中的5個縣(市)在教育行政部門設立了獨立的教育督導機構,另外5個縣(市)區設立了教育督導崗位,均配備了專職督學和教育督導工作人員。連續兩年開展對所屬10個縣(市)區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組建督學隊伍,市級層面共聘任兼職督學顧問34人,兼職督學101人,兼職特約督導員88人。市、縣兩級建立督學責任區68個,聘任責任督學193人,實現中小學、幼兒園責任督學全覆蓋。開展責任督學掛牌督導案例征集評選活動。教育督導工作經費均列入本級財政預算。2021年,我市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在省委深改考核中位列全省前列。
3.中小學教師隊伍"縣管校聘"改革。制定《關于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重新核定編制、進行教師聘任、崗位設置、教師招聘,"縣管校聘"工作已經全面鋪開。2021年以來,我市共交流教師831人,交流教師人數占比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人數的比例超過7%。共交流校長126人,占比符合交流條件校長比例超過9%。
?。ㄋ模┎粩鄡灮Y源配置,推動教育協調健康發展
1.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2021年,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3%,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3%,分別高于85%、80%、50%的省定指標。寧安市今年秋季接受國家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評估驗收。啟動74所中小學附設公辦幼兒園獨立事業單位登記工作。配足配齊各類幼兒園教職工。全市幼兒園教職工與在園幼兒比為1:5.6,高于1:6;專任教師比例為1:11,高于規定的1:15;不存在公辦幼兒園"有編不補"的情況。
2.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21年,全市投入3.31億元,改善70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5所。所轄10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校際綜合差異系數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寧安市成功申報全省首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先行創建縣(市),義務教育校際間差異系數達到優質均衡校際間差異系數要求。全市控輟保學方案、機制健全,失學輟學臺賬實現常態化清零。各縣(市)區均成立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殘疾兒童教育均建立鑒定檔案,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2%。
3.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制定落實《牡丹江市消除大班額規劃》,截止至2021年我市已全面消除大班額現象,我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97%。在普通高中教師補充上給予政策傾斜,近三年來通過"綠色通道""書記進校園""雪城優才"計劃優先補充緊缺教師346人,基本滿足新課程實施的需求。積極改善新課程實施條件,理科實驗室建設全部實現達標,儀器室、準備室、藥品室均達到配備要求;普通高中教室數量基本能夠滿足選課走班教學需要。
4.職業教育辦學能力進一步提升。建立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召開牡丹江市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等工作。編制《牡丹江職業教育十四五規劃》《牡丹江市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實施方案》,開展職業學?;巨k學條件達標工程,7所中職學校實現達標。政府主導與企業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成立"海爾智家產業學院聯盟"。持續將中職招生納入中考招錄平臺,職普比達到4∶6。
?。ㄎ澹┘涌熘攸c項目建設,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1.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建立"雙減"專門協調機制,設立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科,"十項專項整治行動"成果顯著,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壓減。課后服務開課比例、服務時間100%達標,建立起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創新建立中小學生作業減量增效機制,"一降一升一優一評"作業科學管理新模式被《黑龍江日報》、東北網、省教育廳公眾號等媒體刊發。持續開展師德師風等專項整治,師德師風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將"雙減"列為督導"一號工程",責任區責任督學"五項管理"專項督導實現中小學全覆蓋。我市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率達到100%。
2.全面加強中小學生飲食安全和體質健康。全市"明廚亮灶"建成比率達到100%。"互聯網+明廚亮灶"方面,所轄林口縣建成率達100%,綏芬河市建成率達75%,其余各縣(市)2022年底覆蓋率實現100%。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達標比率為56.8%。制定《牡丹江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案》,兒童青少年健康電子檔案建檔率達到100%。2021年各學段中小學生、幼兒園幼兒近視率均有所下降。全市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達到30%。
3.推進實施中小學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牡丹江市在推進"互聯網+教育"工作進程中,堅持四個到位,實現三個常態,讓薄弱學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開展"三個課堂"比例達到100%,超過90%的規定標準;我市中小學多媒體教室占比為93.82%。全市中小學校百兆光纖聯網率達到100%,"三通兩平臺"建設完成率100%,學??臻g、教師空間、學生空間開通率分別達到81.67%、95.48%、96.49%。
4.推進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重點工作。加強校車管理,我市轄區內非標準化運營校車已經全部清零。有需求農村地區的學生100%獲得校車服務。各學校認真開展防護設施安裝任務,現已全部完成樓宇防護設施加裝工作,校園安全防范建設三年行動實現4個100%的要求。健全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聯動機制,加強公共安全宣傳教育,公布舉報電話,持續開展預防學生遭受欺凌和校園暴力等專項整治工作。
5.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我市僅有1所小學階段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現有在校生542人,占全市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學生總數的0.59%,無占用公辦教師現象。該校無外資進入學校,辦理了風險保證金賬戶,賬戶中存入年度收入的2%,簽訂有三方資金監管協議。
6.加強中小學教研工作。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各縣(市)進修學校機構健全,按照專業標準配足配齊所有學科教研工作人員,建立教研員專業發展制度,教研工作經費納入本級教育事業經費預算,連續多年足額撥付,保障教研工作順利開展。
?。┞鋵?021年對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發現問題整改。針對2021年省對市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意見反饋,召開全市推進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工作會議,印發整改方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逐條逐項落實整改,按要求及時上報了相關材料。開展市對縣(市)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針對每個縣(市)區形成評價意見反饋函和問題臺賬清單,督導結合省反饋意見落實問題整改,最后形成《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2021年對縣(市)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公布。
二、經驗做法
?。ㄒ唬﹫猿贮h建引航,加強教育黨建工作。以黨史學習教育為牽動,聚焦學生和教師兩大群體,采取"一本書、三分鐘、四百四講、五個10"的學習方式,構建"課程+讀本+基地+宣講+活動"黨史學習教育體系,形成"兩減兩補三整治四聚焦"辦實事長效機制。29篇經驗報道被學習強國、新華網等國家級媒體刊發,紅色文化教育做法在省委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介紹,2所學校被確定為省級基層黨建示范點。
?。ǘ┎粩鄤撔螺d體,提升中職學校德育水平。探索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思路,創新德育工作載體,建設青少年黨校、VR+紅色之旅、心理健康基地,開發"中職智慧德育數據管理平臺",探索中高本一體化德育工作模式,加強"生涯規劃"教育,組織"區域思政課堂"展示,辦好"兩所學校",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基地,開展全國勞模進校園、優秀畢業生報告會活動,召開全市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現場會,成功承辦全省中職學校德育現場會。
?。ㄈ娀y籌協調,大力推進"雙減"工作。成立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機構,形成"雙減"部門協調機制,構建"打治管"工作體系,強力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壓減工作,形成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常態機制,全市共成立檢查組104個,檢查11000家次,查處違規校外培訓和"黑班黑校"222家,公示黑名單6次,原有287所義務教育學科類機構在一周內實現清零。
?。ㄋ模┏掷m提升教師素質,增強育人能力。召開全市教師發展大會,制發《新時代教師素質提升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教育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名校長"領航計劃"、優秀年輕干部"薪火計劃""三大提升工程",全市1.97萬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培訓,遴選158人參加國培、1963人參加省培。開展教師能力素質提升"寒(署)假大練兵",樹立教師隊伍建設"能力素質風向標",推動全市基礎教育"質量革命"。
三、存在問題
?。ㄒ唬﹤€別縣(市)教育投入未實現"兩個只增不減"。由于受疫情影響,以及舉辦省第四屆旅發大會財政投入大等因素,我市所轄海林市、寧安市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未實現增長。
?。ǘ┺k學條件存在差距。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標準,存在學生運動場地面積不足、硬面化不夠問題,綏芬河、東安區、西安區中小學校在生均占地面積和生均運動場面積上缺口較大;部分義務教育學校存在學校教育教學輔助用房數量不足、面積不達標問題,特別是音、美專業教室面積尚未達到優質均衡標準。
?。ㄈW前教育資源尚不能充分滿足需求。學前教育仍是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公辦幼兒園數量相對不足,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僅為50.3%,剛剛超過50%的標準,2025年前實現52%還有一定困難。區域內公辦幼兒園發展不平衡,所轄綏芬河市、西安區、陽明區、愛民區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相對偏低。
?。ㄋ模┙逃Y源布局有待優化提升。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人口外遷影響,特別是生育率的急劇下降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鄉村學校生源萎縮嚴重,教育缺乏吸引力不足,嚴重影響教育投入和資源配置的決策,影響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推進。
?。ㄎ澹┙處熽犖榻ㄔO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市各縣(市)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師學科結構性短缺以及年齡老化現象,有的學校平均年齡達到47-49歲,年齡大的教師、特別是55歲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教師,有的無法滿工作量,缺乏退出機制,占用編制,影響補充年輕教師。一些學校存在音、體、美等小學科專業教師缺員問題,特別是高中學校音、美教師的數量明顯不足。由于東北地區教師工資待遇偏低,中小學特別是普通高中學校優秀教師人仍有流失去南方。我市教師績效工資改革尚未全面實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ㄒ唬┏掷m加大教育投入。堅持優先發展教育,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比例,增加教育投入,實現財政投入"兩個只增不減",優先保障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等教育項目的實施。
?。ǘ┩七M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發揮好政府主導作用,加大督辦力度,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布局,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規范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持續擴大公辦學位供給。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行為指導和規范,促進其健康發展。
?。ㄈ┩七M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優化調整資源布局,加強城區配套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持續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農村學校周轉房建設。
?。ㄋ模┻M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加強統籌,落實好周轉編制和按照上年度退休教師數量130~140%的比例招聘補充教師等政策,建立穩定的教師補充機制,特別是要加強音體美教師、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急需學科教師和幼兒教師的補充,確保教育發展需要。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25日
來源:牡丹江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撰稿:劉建華
校對:王英俊
一審:劉建華
二審:李曉軍
三審:宮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