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臺山城址

                                        發布時間:2013-01-30



                                          糧臺山城址,位于穆棱市興源鎮南,穆棱河左岸一突兀的橢圓形高地之上。 2005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平面呈不規則形,東西南三面為陡峭石崖,北側較平坦,沿峭壁邊緣有城垣遺跡。墻體用土堆積而成。南北最長處約 65米,東西最長處約 60米。北側墻體較直,偏東部有一豁口,應是城門址。城門外循坡筑有石階。城垣損毀嚴重,墻體僅高于地面 20厘米左右。城址文化內涵可分五期,一為距今 3000年左右的青銅文化,與鶯歌嶺上層類型大體相當;二為距今 2000年左右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與團結文化和東康文化類型相似;三為唐代渤海國時期文化;四為遼金時期文化;五為明清時期文化。其城垣的修筑年代,至遲不晚于唐代渤海國時期,而后遼、金、明、清時期均曾沿用。城內采集的遺物相當豐富,有石磨盤、石磨棒、桂葉形石鐮、亞腰形石鏟、骨鐮、骨錐、骨針、陶紡輪、乳丁狀陶器耳、陶片等。在城外附近曾發現石磨棒、布紋瓦、板狀陶器耳、柱狀器耳等。城內均為荒地,中部有一座近現代的烈士墓碑和墳墓。 糧臺山城址面積較小,城垣破壞比較嚴重,但所處地理環境十分優越,城內外文化遺存相當豐富,文化層堆積厚度可達 1.5米,對研究穆棱河中上游地區古代民族演變、古代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價值。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