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括
發布時間:2023-03-15
牡丹江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遠古時代的石器時期,肅慎氏的先民們就在牡丹江流域勞動生息繁衍,這里是曾被譽為“海東盛國”的唐代渤海國都城上京龍泉府的所在地,還是清王朝愛新覺羅氏的發祥地,寧古塔將軍的治所,清代官員、文人的流放地。在近代史上,這里曾涌現了名震中外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領導人馬駿、抗日巾幗“八女英烈”、剿匪英雄楊子榮。改革開放以來,牡丹江文化空前發展,創造了曾經轟動一時的“牡丹江文化現象”。
【文化積淀】
鶯歌嶺文化。鶯歌嶺遺址,位于寧安市鏡泊鄉鏡泊村南1.5公里,鏡泊湖南端、鶯歌嶺山下的斷崖坡地上。
1999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牡丹江流域古代民族與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渤海國文化。渤海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政權,其范圍相當于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ね酢辈⒓邮诤龊怪荻级?,始以“渤?!睘樘?。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響,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
寧古塔流人文化。寧古塔遺址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沈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為清代吉林三邊之首。寧古塔一詞滿語本意為六,亦為滿族傳統姓氏之一。寧古塔文化最具影響的是寧古塔流人文化,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著名詩人吳兆騫、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圣嘆家屬、思想家呂留良后裔等都曾流放于此。
闖關東文化。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歷史最高,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伴]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東北固有文化的“影響”,受到“封禁”的人為干擾,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使得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在遼闊的關東得到了并存。
紅色歷史文化。牡丹江是一座文化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在戰爭年代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具有豐富和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馬駿紀念館、楊子榮紀念館、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綏芬河紅色國際通道紀念館都承載著牡丹江的紅色歷史,牡丹江正因為這些紅色歷史文化閃耀著與眾不同的城市榮光,彰顯著英雄城市鮮明的城市氣質。
北大荒文化。北大荒開發建設特定的歷史、特定的區域和特定的使命,形成了有別于其他文化的北大荒文化。它是以北大荒精神為核心,以北大荒核心價值觀為導向,融軍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和黑土文化為一體的、具有鮮明黑龍江墾區特點的一種文化體系,是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內涵的精神財富。
百年對俄交流文化。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后,將綏芬河這座城市與俄羅斯緊密聯系在一起,市民的文化意識在相互滲透中形成了綏芬河特質。100多年的歷史,既有時代進程中的滄桑和沉淀,更有改革開放之后的繁榮和促進,在綏芬河地域上形成了無法復制的中俄交流文化。
【文化傳承】
牡丹江這塊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福地培育了蔣開儒、車行、宋青松等眾多知名藝術家,創作出大量的經典歌曲和影視作品?!洞禾斓墓适隆贰冻;丶铱纯础贰堕L大后我就成了你》等一批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就創作于牡丹江,創排的戲劇《毛澤東在1960》《鄧小平在那個春天》《周恩來與大慶人》《好官王彥生》等在全省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蛾J關東》《智取威虎山》《跨過鴨綠江》《懸崖之上》等影視作品更讓牡丹江走向全國。文化體制改革成效斐然,市場化推出的《小熊森林魔幻奇遇記》《愛麗絲游恐龍王國》《寶蓮燈》《懸崖之上》等影視作品等作品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突出地域元素和特色,創排完成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歌劇《江姐》,實現精品創作新突破。
【文化設施】
全市基層公共文化場所覆蓋率達到90%以上,有公共圖書館8個,藝術館和文化館14個,文物工作機構3個,博物館和紀念館23個。目前,廣播綜合覆蓋率達99.71%,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9.88%,全市共有文化經營場所335家。
【文化遺產】
全市已發現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29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全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3項,其中:省級非遺保護項目7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