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7-04-15
姜墨林,寧安縣紅墻子(今三陵鄉紅土村)人。1921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
1932年,剛滿11歲的姜墨林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兒童團。他經常被派到日軍占領的東京城、馬蓮河、寧安街等地偵察情況,與那里的中共地下黨組織進行聯系,傳遞信件。1935年初,姜墨林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參加了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在鏡泊湖北湖頭楊胖子溝襲擊日軍的戰斗。1935年12月上旬,姜墨林報名參加了由十幾名戰士組成的摧毀東關據點的突擊隊,并任突擊隊長。他們利用拂曉前的有利時機,投人緊張的戰斗準備。當他們靠近鐵絲網正要動手的時候,突然被發現了,當場就有幾名戰士犧牲了。六名戰士分成三個小組,從不同的方向扒雪掏洞繼續向敵人碉堡靠近。當接近碉堡時,姜墨林首先沖出雪洞,舉起事先準備好的手榴彈捆,向日偽軍碉堡的槍眼用力推了進去,并迅速離開。片刻“轟”的一聲,日、偽軍的機槍啞巴了,部隊迅速沖了上來,殲滅了這個據點的日偽軍,占領了東關據點。其他幾個據點的敵人見東關失守,望風而逃,突擊隊順利攻下了雙河鎮。
1940年秋,姜墨林的小分隊向綏芬河大音白一帶轉移。他們乘敵人不備襲擊了乜河南山的一個日、偽軍據點,全殲了據點里的日、偽軍。駐守在乜河的日、偽軍得知南山據點被襲擊,連夜從牡丹江集中幾百名步兵,向姜墨林率領的小分隊追來。小分隊被包圍了,姜墨林深知情況十分危急,他們燒毀了文件,拋掉了行李,與日偽軍展開了一場決戰。由于寡不敵眾,在日、偽軍瘋狂的火力網下,小分隊戰士接連不斷地倒下去……最后,陣地上只剩下姜墨林等4名戰士在頑強的戰斗。突然,一顆子彈打在姜墨林的腿上,他不顧傷口的疼痛,憤怒地架著機槍,拼命地向日、偽軍射擊。在這關鍵時刻,子彈打光了,其他3名戰士也都負了重傷。姜墨林扔掉機槍,從腰里抽出一支20響的匣子槍,對準沖上來的日、偽軍一槍一個,一連消滅了幾個日、偽軍。當日偽軍逼近時,他從容不迫地舉起手上的匣子槍,把最后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胸膛。這位年僅19歲的青年,把自己的最后一滴血灑在抗日救國的陣地上。
姜墨林雖然犧牲了,但抗日勇士的“忠魂”與山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