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7-04-15
1934年秋,何忠國回國,到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擔任軍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師政治部主任。
1935年初,何忠國率領抗日同盟軍第四軍轉戰在密山、勃利(包括今林口縣中、西部五鄉三鎮)、穆棱(包括今林口縣奎山鄉和柳樹鎮大部)和依蘭(包括今林口縣北四鎮一鄉)等廣大地區,同日軍進行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炸毀滴道河子日軍火藥庫和穆棱三道河子大橋,不斷打擊侵略者。
4月27日,何忠國率領抗日同盟軍四軍一師二團、三團,攻占依蘭重鎮閣鳳樓,經過三小時激戰,擊斃偽軍20余人,繳獲槍支30余支,殘敵倉皇逃走。部隊沒收鎮里的日本洋行和奸商財產,其中大部分物資分發給貧苦群眾。對鎮上民族工商業者則秋毫無犯。同時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抗日救國宗旨和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大好形勢。6月17日,何忠國率四軍三團和一支已接受改編的反日山林隊“自來好”一起活動,宿營于奎山附近的何家屯。次日清晨,日軍駐奎山守備隊的一支偵察小隊,共有日軍7人,翻譯1人,到何家屯偵察,抓走了一名群眾當向導。他們到屯外后,看到屯內有人走動,就向屯內開槍。何忠國發現敵情后,制止戰士們還擊,組織部隊急速撤到山上隱蔽。敵人未遇到反擊便大搖大擺進村挨門搜查。這時何忠國指揮三團和“自來好”隊卡住敵人退路發起攻擊。敵人企圖奪路逃跑時,被我軍猛烈火力阻截,只跑出去一個日本兵和一個翻譯,其余全被擊斃。此戰繳敵機槍1挺,擲彈筒1個、步槍4支、手槍2支,我方無一傷亡。
何家屯戰斗之后,何忠國率隊轉移到馬鞍山北溝劉家店休息。日軍奎山守備隊派出部隊乘汽車跟蹤追趕到馬鞍山,包圍了劉家店。何忠國在指揮部隊突圍中,胸部兩次中彈,負重傷。三團長蘇衍仁、“自來好”隊長李天柱組織部隊奮力將何忠國救出敵圍后,何忠國已經生命垂危,還用手勢示意大家努力殺敵,抗日救國。犧牲時,年僅26歲。
1936年,法國巴黎出版的《救國時報》刊登了何忠國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的事跡使許多讀者,特別是海外華人深受感動。